臺大醫學院Research Portal建置與ORCID導入經驗分享



緣起與目的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積極的推動國際之間的學術與文化交流,期待透過國際學術與醫療合作等為人類帶來更大的福祉。臺大醫學院圖書分館暨臺大醫院圖書室(以下簡稱本館)有鑑於母機構的發展方向,亟思如何站在圖書館的角度來協助並完成此任務。經筆者多方研究後發現,ORCID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entifier[1](如下)可以協助整合教師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專業活動,並增加國際交流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可以進一步解決研究人員的識別問題。美國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已要求研究人員必須檢附ORCID才可補助其申請的研究計畫,而本院教師也曾在投稿時被要求必須提供ORCID,顯見此乃國際發展之趨勢。

根據2008年的研究顯示, 20062007年間發表的奈米科技相關研究論文中,其作者名為「Wang, J」者多達1,265[2]。此結果顯示中文音譯的英文名稱為符合期刊或資料庫平臺的呈現格式而轉換為縮寫後,即容易產生同名同姓的問題。若考量到不同語言的命名及縮寫規則時,姓名的權威控制(Authority Control)問題將更為複雜。資訊需求者身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能在大量的學術資源中,正確且輕易的識別作者身分,並將學術研究動態正確地對應至所屬研究者的帳號下,乃成為一項極其重要的課題。因為正確的作者識別不僅能協助學術研究產出的追蹤與紀錄,更能有效提升研究者的學術能見度,並藉以增加跨學科、跨機構乃至跨國的協同合作。


ORCID 識別碼頁面
學術研究身分識別問題係屬全球性的重要議題,需集結眾人之力方能解決,本館在參考Thomson ReutersResearcherID系統架構[3]後,「開放型研究者與投稿者識別碼」(ORCID[4]的雛型架構因運而生。ORCID屬於ISNI(國際標準名稱識別碼)中的一項,如同DOI(數位物件識別碼)為學術論文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一般,ORCID即為研究人員的學術身分證。隨著系統雛型的建立,全球各大出版社和學術機構更進一步在2010年合作成立ORCID Inc. [5],以非營利組織的角色負責ORCID的開發與營運。自201210月上線[6]20146月止,已有超過77萬個ORCID 識別碼(ORCID iD)被註冊,並有超過440萬筆學術產出被連結至ORCID 識別碼內,其中超過220萬筆是具有DOI的著作[7],如下
 ORCID官方網站統計頁面[7]
本院為提升臺大醫學校區學術研究交流與跨國合作的機會,於2013年開始由本館負責研擬規劃、飛資得醫學資訊公司(以下簡稱飛資得)協助技術開發,將既有之學術研究成果發布網站「Research Report」改版為「Research Portal」系統(http://research.mc.ntu.edu.tw)。此系統建置目標為揭露研究者的研究領域、發表個人與團隊研究成果的平台,藉以提升本院學術研究成果的國際化與能見度。

此外,本系統更結合ORCID的機制,透過系統批次進行的方式,完成本院教師及研究人員ORCID 識別碼的註冊作業。研究者擁有ORCID 識別碼後,即可經由ORCIDResearch Portal的整合來彙整散落於各期刊、出版社平臺以及不同系統網站內的學術成果,以減少院方蒐集和建置資料的成本,除前述重要功能外,本系統更具備諸多加值功能,以綜合呈現院方的學術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介紹本館評估與導入ORCIDResearch Portal系統的開發歷程,以及施行現況與未來發展規劃,並藉此與同道分享建置經驗。

國外導入ORCID之實例
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 以下簡稱BU)是2012ORCID上線的啟動夥伴及早期導入者, BUORCID整合的系統”BU Profiles”是被參考引用最為廣泛的案例之一。”BU Profiles”是植基於美國哈佛大學臨床與轉譯科學中心(Harvard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Center, CTSC)所開發的研究社群系統 “Harvard Catalyst””Harvard Catalyst”是一個連結學術研究者的系統,藉由強調研究者本身與學術研究領域及學術動態間的連結來呈現該機構的研究能量,如
 、由美國NIH計畫補助開發並獲專利的”Harvard Catalyst”系統
BUORCID導入計畫一開始即鎖定所有醫療相關單位,並逐漸擴及至其它相關單位。導入計畫的第一步即為確保政策面的支持。專案團隊鎖定該校醫學校區的教務委員會成員、教務長、研發長、資訊副院長、院長等具有決策或影響力的關鍵人物,經過多次拜訪和說明會共計歷時近半年後,整個計畫終獲支持並展開醫學校區的導入工作[8]

當獲得支持後,計畫第二步則是批次建立ORCID 識別碼。在20138月,BU公告一個月後即利用程式功能批次完成BU Profiles內共計兩千多名的教職員、學術研究者ORCID 識別碼的申請作業,並推出一套獨立的ORCID管理系統,此系統提供使用者登入BU Profiles後,利用BU Profiles內既有的個人基本資料去建立自己的ORCID 識別碼,亦可將個人資料或學術著作更新至既有的ORCID 識別碼內。

BU Profiles中的教職員和學術研究者,若原無ORCID 識別碼者,即可透過ORCID管理系統逕行申請;若原本已有ORCID 識別碼者亦可透過此系統回報,並將ORCID連結至BU Profiles的個人帳號。另,此管理系統尚提供「不參與」的選項,讓BU的全職、兼職教師可選擇不透過系統自動建立ORCID 識別碼。最終統計顯示,在兩千多名教職員以及研究者中僅2名選擇不參與[8]

BU Profiles的個人頁面包含了學術研究者的個人基本資料,在學術動態方面則包含了獲獎紀錄、獲經費補助的研究計畫及學術著作列表。ProfilesORCID連結後,頁面上則包含ORCID的小圖示以及16碼的ORCID 識別碼連結,點選後即可連至ORCID頁面。
 BU Profiles的個人頁面
專案規畫與系統架構
經過審慎評估與研究ORCID導入的成功案例後,本館決定採用 ORCID機制作為新版Research Portal系統的核心,其主要目的與價值在於ORCID是通用且唯一的學術研究者識別碼、建立在標準規範上、以及所有串連起來的資料內容都是透過集中式管理,且最重要的是ORCID對學術機構、出版社、圖書館以及學術研究者採取熱誠歡迎的態度。本院希望藉此塑造一個更有效率、效能的學術研究網絡,且最終目標是期望不僅加速學術探索與創新的速度,更能提升「新知識」被成功應用的效率。
 Research Portal系統架構圖
如上,經過盤點整理既有Research Report系統內的資料、研究ORCID所提供的服務內容,並構想系統功能與架構後,Research Portal系統規劃以「人」作為核心,呈現每一個學術研究者的研究動態與產出,並導入ORCID機制替每一位系統內的學術研究者建立ORCID 識別碼。接著透過系統自ORCID取得學術研究者於ORCID自行維護的學術著作等資料,再加值呈現於Research Portal上。此外,不僅自ORCID獲取資料,本館更期待未來能將本地資料(如中文學術著作、典藏之學位論文等)同步更新至ORCID以提升國際能見度。
本專案的第一階段目標即設定為「批次註冊ORCID 識別碼」。然而,本院必須付費成為ORCID的進階會員[9]後,方能取得ORCID僅提供給進階會員的若干系統程式功能(API[10]並以自動化的方式向ORCID系統批次註冊識別碼,為此,本館於專案前期戮力協調臺大相關資源,向本院院長建議並利用院層級會議報告本專案之相關規劃與願景,並順利於20131022日率先成為臺灣第1ORCID進階會員(Premium Membership),如下
 ORCID官方Twitter帳號發布歡迎臺大醫學院加入的訊息[11]
Research PortalORCID整合的使用情境
本專案有四個主要需求項目,分別是:「批次建立ORCID 識別碼」、「ORCIDResearch Portal整合」、「利用ORCID作為Research Portal單一登入機制」以及「學術著作同步」等,茲分別說明如下:
使用情境一:批次建立ORCID 識別碼
透過系統程式自動利用已事先建入Research Portal資料庫的學術研究者個人資料向ORCID申請識別碼。由於ORCID僅向付費會員提供建立ORCID 識別碼的API,因此開發團隊於專案前期即向ORCID申請測試環境以進行系統開發與測試作業,待本院確認並加入會員後,再向ORCID提出正式API使用。
雖建立ORCID 識別碼所需的基本資料僅有姓名和電子郵件,然為避免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由系統自動建立重複的ORCID 識別碼,因此在程式開發期間,本館透過學科館員向醫學院與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以下簡稱臺大醫院)的教師、醫師蒐集並確認個人基本資料,以及詢問是否已有ORCID 識別碼,同時也向其宣導本院ORCID導入計畫以及導入後的各項優點。
截至20142月止,本館共收集454名教師與醫師的個人基本資料,並於210日晚間首度執行批次建立ORCID 識別碼作業,總計該次作業成功的為403名研究人員建立識別碼,其餘51名經系統比對為原本已有識別碼。ORCID 識別碼建立完畢後,ORCID會立即發送確認信至該批申請者的信箱,申請者本人需利用信中提供的連結自行設定密碼,如下
 、點選ORCID寄出的確認信連結到密碼設定與同意條款頁面
201436日透過系統查詢,由系統批次建立的403ORCID 識別碼,在經過一個月後,已有158名研究者領取帳戶並設定密碼,約佔全體40%。本館並於37日協助發布由本院張上淳院長簽署的公告[12],向本院的教師和醫師宣導本計畫,鼓勵他們盡快透過確認信件領取ORCID帳戶。
使用情境二:ORCIDResearch Portal整合
研究人員透過程式執行ORCID 識別碼建置的同時,可立即至Research Portal系統個人網頁產生ORCID連結,部分已有ORCID 識別碼者則由學科館員於後臺管理端補入資料。Research Portal上的個人頁面則會顯示ORCID圖示,該圖示可連結至個人ORCID頁面,如下圖八。
 圖Research Portal的學術研究者個人頁面
使用情境三:利用ORCID作為Research Portal單一登入機制
觀察許多ORCID整合實例,我們可發現一般會直接與該機構的人事系統或登入帳號進行整合。然而本計畫在初期評估時,因希望減少與其它系統介接的複雜程度,另亦考量到若Research Portal再建立一套帳號密碼,可能會造成使用者的困擾並降低使用意願,故在諸多衡量後,決定直接採用ORCID作為單一登入機制。
 、於Research Portal透過ORCID執行單一登入
ORCID的驗證機制是透過OAuth(開放授權)標準,原先的設計即允許第三方(如Research Portal)讀取某一使用者在ORCID上的個人資料。於Research Portal端,我們則設計了登入連結,點選後將會先轉至ORCID登入頁面,待使用者輸入完ORCID帳號密碼後,ORCID會回傳識別碼,再由Research Portal去對應ORCID 識別碼以允許該使用者登入Research Portal,如上
使用情境四:學術著作同步
藉由ORCID付費會員專屬的API,讓Research Portal系統可以自ORCID擷取資料。現階段的規劃,係希望研究者可自行在ORCID的管理介面中,利用「Scopus to ORCID」、「ResearcherID to ORCID」或「CrossRef to ORCID」等工具,將已發表的學術著作匯入個人的ORCID著作列表中。此後當研究者登入Research Portal時,系統則會向ORCID讀取著作資料,並將已加入的著作書目資料建置於Research Portal資料庫中,以提供系統進行加值和資料處理。
 Research Portal個人著作管理介面
,研究者登入Research Portal後可執行個人著作管理,經由ORCID再次確認授權後便會將書目資料讀入並以列表方式呈現。本系統並整合Altmetric的功能,將Article-Level-Metrics呈現在每篇著作前方[13],以便快速瀏覽每篇著作的社群影響力。
除前述自ORCID讀取著作資料外,本計畫亦規劃將本地資料上傳至ORCID的功能。現階段僅提供部分由學科館員所整理的著作資料供研究者登入後自行勾選上傳(如十一),未來期望能與「臺灣大學機構典藏系統」整合,讓臺大醫學校區的學術著作管理更為完善及便捷。
 十一Research Portal個人著作管理介面的新增著作至ORCID功能
館員扮演的角色-協助建置與維護Research Portal系統
20139月本館成立學科館員任務編組,每一系所皆由專屬的學科館員提供圖書資訊服務。如十二,學科館員經由下列階段逐步建置與維護教師個人研究資料,俾使Research Portal系統更加完備:
 十二、學科館員建置與維護資料流程
為提高教師對於Research Portal系統與ORCID之支持,由張上淳院長以院方名義寄送予教師們,並宣示此計畫之重要性;另本館工作團隊亦積極於重要主管會報、院務會議、各系(所)務會議、醫院醫政會議與醫學校區圖書委員會議中進行宣導。學科館員們無不努力與教師聯繫或親至教師的研究室協助操作系統,以大幅提升本系統的完整性與使用率。
本館期刊服務股張稜雪股長負責Research Portal系統之建置計畫,與飛資得公司進行產學合作,使臺灣大學醫學院成為臺灣第一個加入ORCID的進階會員,並被ORCID列為大學整合範例[14]。張股長因而獲得張上淳院長之推薦,榮獲臺灣國際資訊整合聯盟協會2014年度「IFII國際醫學專業圖書館會議獎助」,於5月份前往美國芝加哥參加美國醫學圖書館協會年會(2014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and Exhibition, MLA 2014),並於年會發表主題海報,向醫學圖書館界的同道介紹此系統的功能與努力的成果。
Research Portal系統功能呈現
1.    首頁顯示焦點文獻(Spotlight)(十三):
 十三Research Portal首頁


2.    呈現教師之個人基本資料(Profile)、研究大綱(Research Outline)、著作(Publications)、研究計畫(Projects)與研究成員(Lab)(如十四):
 十四Research Portal個人頁面

3.    研究著作結合Altmetric,顯示社群網址引用的最新書目計量(十五):
 十五、研究著作結合Altmetric

結論與建議
本次導入ORCID並開發「以研究者為核心」的Research Portal系統,對本館而言乃一項挑戰,即便國際上的各項應用實例已不少,但大學機構實際完成開發的案例仍不多。根據ORCID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146月,完成整合的大學少於10[15]。本院則為臺灣首例成功導入ORCID的大學機構。
綜觀本計畫的成功,關鍵因素係在於導入前能獲得決策層級深富遠見的全力支持,並能以校內經費推動本院加入ORCID會員,使後續系統開發和宣導活動皆能順利進行。而開發階段則因可參考的案例有限,後藉由飛資得的協助與位於美國的ORCID官方人員召開多次越洋線上討論會議及書信往返,以取得導入經驗、程式開發和系統架構設計問題等,皆為屬難能可貴的經驗。
目前許多大型出版社、研究補助單位以及研究機構皆已採用ORCID作為解決姓名辨識和彙整學術研究動態的方案。包含由PLOSNature以及Elsevier等出版社所出版的刊物都已利用ORCID來簡化學術研究者使用投審稿系統時的資料管理方式。基於同一原因,研究贊助單位也正在整合ORCID至他們的系統,例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已將ORCID納入其管理政府研究計畫資金eRA Commons帳號的串聯[16],預計於201410月全面導入至參與NIH研究計畫的學生以及博士後研究人員,以作為追蹤與評估研究成果的機制,並與美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所開發的學術人員個人簡歷平臺SciENCV結合,以強化平臺的資料與學術能見度。
隨著ORCID目前在美國與全球各地逐步地受到重視,如何協助機構去推廣以及整合ORCID將是圖書館可以思考與研究的方向。未來若能自研究生就開始建立ORCID 識別碼並整合機構典藏蒐集學位論文,再結合研究計畫管理與學術著作產出,將使學術研究成果從追蹤、管理到發表曝光能更全面性的整合,共同強化學術研究的生態圈並深化學術研究者的社群交流。

【撰文●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圖書室期刊股股長 張稜雪】
【撰文●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圖書室期刊股 黃媜嫆】
【撰文●飛資得醫學資訊專案經理 唐宏瑞】
致謝
特別感謝飛資得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溫達茂知識長對於Research Portal系統的架構設計及功能研發過程中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ORCID. 何謂 ORCID. 2012  [cited 2014 7/7]; Available from: http://orcid.org/about/what-is-orcid.
2.     Tang, L. and J. Walsh, Bibliometric fingerprints: name disambiguation based on approximate structure equivalence of cognitive maps. Scientometrics, 2010. 84(3): p. 763-784.
3.     Fenner, M., ORCID funding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on target. 2011: Outreach Working Group.
4.     Welcome to the Open Researcher Contributor Identification Initiative (or ORCID) group on Nature Network. 2010  [cited 2014 7/7]; Available from: http://network.nature.com/groups/orcid/forum/topics/6533.
5.     Dyck, C.V., An Update on the 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entifier (ORCID), in Wiley Exchanges. 2012.
6.     Haak, L., ORCID Launches Registry. 2012, ORCID Inc.
7.     ORCID Statistics. 2014 2014/7/4 [cited 2014 7/7]; Available from: https://orcid.org/statistics.
8.     ORCID Integration Use Case Documentation - Boston University. 2014, Boston University: ORCID Website.
9.     ORCID. MEMBERSHIP & SUBSCRIPTION | ORCID. 2014  [cited 2014 7/7]; Available from: http://orcid.org/about/membership.
10.   Introduction to the ORCID API - Feedback & Support for ORCID. 2013  [cited 2014 7/7]; Available from: http://support.orcid.org/knowledgebase/articles/180285-introduction-to-the-orcid-api.
11.   ORCID. ORCID Welcom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edicine College on Twitter. 2013  [cited 2014 7/7]; Available from: https://twitter.com/ORCID_Org/status/392664354723622912.
12.   臺灣大學醫學院圖書分館. 敬請支持 Research Portal 系統與 ORCID 帳號建置計畫. 2014; Available from: http://research.mc.ntu.edu.tw/web/News!one.action?nid=7#.U7tWr_mSx8E.
13.   Altmetric. Altmetric - We make article level metrics easy. 2014  [cited 2014 7/7]; Available from: http://www.altmetric.com/.
14.   ORCID. Current Integrations. 2014  [cited 2014 7/7]; Available from: https://orcid.org/organizations/integrators/current.
15.   ORCID. Integration Use Cases. 2014  [cited 2014 7/7]; Available from: http://orcid.org/organizations/institutions/usecases.
16.   Schaffer, W., The adoption of ORCID identifiers by funding organizations. 2014, ORCID.

留言